注册
  • 云南信息港欢迎您!

推荐: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孩子被噩梦吓哭怎么办?一张纸、硬核爸爸要求儿子每天户外玩2小

主页 > 云南信息港 > 教育 > 正文
>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提要]1成长于我们这一代的人,我们的父母可能都经历过物质短缺。可能由于他们自身的经历,普通家庭如你我的父母,肯定从小或多少就“花式哭穷”来告诉我们要节俭,不要乱花钱。前些天看到一个豆瓣的帖子《父母的抠门让我...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1

成长于我们这一代的人,我们的父母可能都经历过物质短缺。

可能由于他们自身的经历,普通家庭如你我的父母,肯定从小或多少就“花式哭穷”来告诉我们要节俭,不要乱花钱。

前些天看到一个豆瓣的帖子《父母的抠门让我受尽委屈》:

  • 没有客人的时候,家里是从不买零食的。
  • 苹果一次只能吃半个,剩下半个要留给别人吃。
  • 亲戚过年送的牛奶,不准拆了喝,因为要送给别的亲戚
  • 买双鞋,讲价要讲好几个小时
  • 为了省水,洗澡要用脸盆洗,并且只能洗一盆水
  • 年货要买廉价盗版的,比如粤利粤、旺崽

被这个帖子触动,是因为我在这个帖子中看到了一部分自己

小时候我的家庭也不宽裕,父母总是告诉我要懂事,不要乱花钱;题主经历过的那些,也曾经历过。

直到看到这个帖子,我才突然明白过来,那种多年来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就是委屈。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2

抛开实际经济水平的差异,很多时候当我们在说自己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我觉得自己穷”。

有的人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富一代”,开豪车住大house,但依然觉得自己穷;也有的人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领着低保过日子但依然感到幸福和满足。

所以“我觉得自己穷”不一定真的是经济水平差。

但“心理贫穷感”这样一种感受,是肯定会对我们的心理成长产生影响。

对决策的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心理贫穷感高的人更倾向于使用“快策略”而不是“慢策略”,因此在做决策时会目光短浅,倾向于把到手的钱很快花掉,面对风险时也会更加冒进。

说得不太好听,总觉得自己穷的人目光也会更短浅。

因为基础生存资源的缺乏感会占据大量的认知资源,难以进行更长远的考虑与计划。

如果一个人快要饿死了,那他最着急解决的当然是温饱问题而不是去考虑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对人格的影响

“心理贫穷感”对人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引发无力感和自卑感

“心理贫穷感”这种匮乏感直接引发无力感,“因为我没钱,所以我不能……”这样一种想法会让人觉得自己做不到。

而“能做到”这种意识则正是我们自信的核心。一个人一次次的告诉自己“我做不到”,在看到其他人能做到时,他的自卑感便产生了。

而自卑的滤镜会让他认为所有人都瞧不起他,为了避免被瞧不起这种自尊受挫的感受,他很有可能就不会再去向外部世界探索,把自己圈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而这样的圈禁让他更难以与外部世界碰撞交流,难以充分的认识自己发展的可能性。

这样的一组循环最后就会限制这个人的发展,由心理贫穷感而引发的一场蝴蝶效应。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3

那回到孩子的身上,究竟是穷养孩子好还是富养孩子好?

教育孩子虽没有一个可以统一遵循的模板,但从心理学上来说,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要“富养”。

我们这里所说的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富养”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入手。

强调孩子的价值,树立孩子的自尊自信

父母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经常鼓励和支持孩子,可以从孩子值得表扬的事情入手,用具体的事例引入鼓励的话语;对于孩子想要做的事情给与最大力度的支持和帮助;从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大小事入手,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建立自己的价值感。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搬出别人家的孩子来:

“你看隔壁思雨,就很听话,从来不要这要那”

“人家皓轩家里有钱,咱们家可没钱去什么夏令营,能不能懂点事”

父母在这样说的时候,会让孩子认为“我没别人好”,从而挫败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尽量避免。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强调发现资源而不是武断拒绝

孩子的成长囿于其身心发展水平和社会经历的限制,有时候孩子提出的要求或者期望确实可能脱离现实或父母难以帮助其满足愿望,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会选择用拒绝来结束对话。

其实这种时候倒是一个很好的介入机会,来教育孩子从资源的取向来思考问题。

遇到一个父母难以满足的愿望时,父母可以先承认这个愿望很难,不一定能达成;但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去接近这个愿望;孩子有能做的事情吗?父母有能做的事情吗?完成这个愿望是否还可以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呢?等等。

帮助孩子建立资源的视角,善于从自身还是从周围的人事物中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是一句“不行”和“不能”。

如果孩子想要一个非常昂贵的玩具,父母应该怎样处理呢?

许多家长的反应通常都是“太贵了,不买”或者“乖,咱家没钱,买不起”

其实家长们不要急着拒绝孩子,可以试着这样说:“这个东西的确太贵了,妈妈现在没有钱给你买,但是你有零花钱,你可以通过攒零花钱的方式来买”,然后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如何能够利用身边的资源,更快的攒到这笔钱。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带孩子去感受人生的可能性和多样性,鼓励孩子去探索

每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让孩子读贵族学校,带着孩子到处飞去感受不同的风景人文,但父母们应该尽自己的所能让孩子见到目前的生活之外的景象,让孩子知道生活不止有眼前这一种可能性。

《天生有罪》的作者特雷弗·诺亚,出生于南非的贫民窟,历经动荡、贫穷和歧视,即使经济条件拮据,他的母亲也会带着崔娃溜冰、看露天电影、郊游,还会去许多黑人被禁足的地方,做一些白人小孩才会做的事,并不是他们一家崇拜白人,妈妈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这不是世界的全部,不要被眼前的东西束缚。

“哪怕你一辈子都离不开贫民窟,你也能知道,贫民窟不是整个世界,那也够了。”父母就算真的能力有限,也不要粗暴的拒绝,只是训斥孩子让他乖一点,要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孩子自己去探索,在孩子的后面给他前进的力量。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可以得到的,而且用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效能感。在这样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形成“我可以做到的”的观念。

心理学上有个有趣的效应叫“宜家效应”,就是人们自己通过动手组装的家居,会被认为更结实耐用。而相比于父母给与孩子的东西,他们对于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则会更加珍惜,印象也会更深刻。

“这个东西太贵了,爸爸不想给你买,但你可以自己想办法赚钱来买。”父母在这个时候就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如何获得,可以是做家务赚零花钱、可以是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也可以是将自己的压岁钱拿出一部分来或攒下来等,训练孩子去用自己的方法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重要的是父母能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丰盈感,让他们树立自我价值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好的人和事物,并且培养一种积极的资源视角,着眼于长远的投入,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而不是“因为我没钱,我就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或是“我配不上这么好的人/事/物”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4

写在最后

或许你是一个在物质匮乏的环境或者父母营造的匮乏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现在已成为一个父母或将要成为一个父母。

我们的父母们可能受自己的成长经历的影响才让他们这样来对待我们,让我们形成这种痛苦的匮乏感;我们现在去争对错没什么意义,也不必强摁头去原谅去和解,但我们可以尝试去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和背景。

假如现在或将来的我们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眼前所看到的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亩三分地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还有许多我们不曾见过的美好事物,即使现在不能拥有,但将来能够拥有。

《简爱》里有一句话:你以为我不够漂亮,不够富有,就不能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吗?不管贫穷或富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是啊,不管怎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祝你今天开心~

孩子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环球资讯网
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02-2019 云南信息港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